郭蓓射箭发展趋势及问题分析
射箭运动的发展趋势及若干问题的分析
郭蓓 上海射箭队 1995
一、前言
射箭运动是现代类运会项目之一,随着当代竟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射箭运动也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十年来,国际前联对射箭比赛的规则作了三次重大的修改,随着规则的频繁变动,给训练和比赛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我们应当看到的是,每一次规则的变动都会带来训练指导思想及训练方法的巨大交革,如果我们不从思想观念上加以改革而一皮不变地沿袭旧的传统的训练思路,那我们则永远赶不上时代的潮流,本人在通过亲身参加奥运会、亚运会、世界锦标赛才判工作所作的临场观察、统计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在与国内、外部分教练员、运动员、技术官员交谈的基础上,仅想就当前世界射箭运动技术、竟赛的发展趋势及几个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作一些分析、探讨,以便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为我们当前的训练工作服务。
二、当前射箭技术、竞赛的发展趋势
(一)射箭技术的发展趋势
射箭项目是技能类表现准确性的项目,就其技术而言有以下几个特征;比赛仅用一个动作重复若于次决定成绩;动作形式较稳定,技术发展相对较慢;动作结构简单,易学难精;主导因素是技能。
从70年代运动成绩的2400环到80年代中期的2600环直至今日的2700环,射箭技术也经历从求稳,求扎实到求快、求果敢直至求流畅,求协调这几个过程。
当今世界射箭技术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
技术动作更超于简单化、个性化、强调技术动作的经济性、实效性,精确性和协调性,同时更注重对射手心理品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1.射箭技术动作的经济性,实效性。
①动作的经济性、实效性主要表现在动作趋于简单化,减少不必要的附加动作,这一问题从这些年的动作发展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如:从过去的开弓分几步走到现在的一步到位;从过去的先固势后瞄准到目前的边固边瞄等等,技术上的这些改变,减少了不必要的附加动作,简化了射一支箭的动作环节,既达到了简化动作、减少动作环节的目地,又起到了节省能量,节省时间的作用,提高了动作的一致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成绩。
②动作的经济性、实效性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动作结构更趋于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目前世界上有七种射箭动作的结构,采用最普遍的是三角形结构和梯形结构。因为这两种结构较之其他结构更能减少阻力臂、加大动力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用力基线更贴进身体,直线感强,节省能量,易保持,动作易一致。
从目前技术动作的发展趋势看,有两肩更贴进用力基线趋势。
2.射箭技术动作的精确性、协调性。
射箭是个比赛准确性的项目,其核心便是准确性或则精确性,有人提出,准确性的项目,其核心是协调性,对射箭而言,只有技术动作的精确,协调(当然也包括心理、器材等因素)才能保证靶上的精确。
①动作的精确,关于这一点,我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如国家队徐开才指导提出的“十六个不变”:两脚站立的位置不变;头部转动后位置不变;举弓的高低和方向不变……
②用力的精确,韩国、美国、前苏联常用仪器来测试,保证射手用力的精确,如;美国科罗拉多奥林匹克训练中心经常举行的为期二周的测试与训练,用肌电监视射手肌肉,肌群的用力情况,并加经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③时间的精确,从大量的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世界优秀选手射一支箭、一组箭所代费的时间及完成每个动作的时间都相当精确,节奏把握得很好,如,对韩国的金水宁的统计表明,该射手射每支箭从靠弦列撒放的时间为0.9-1.1.有人对美国的巴斯、麦金尼等人的射箭时间作了分段统计。巴劳动保护、麦金尼等人每分动作环节的时间较一致、精确、平均误差较小,如:“搭前——举弓”这一环节的误差平均2"左右,而作为对照组的我国优秀选手均在3"以上,有的达20"。再如:“固势—撒放”(踏准时间)麦金尼、巴斯各距离化的时间十分平稳,箭与箭的平均差只在0.47-0.61之间、而我国射手却在1、13-1.63之间。国际上普遍认为搭前到举弓的时间要合理;适于忽忙不利于稳定心理及支作;适于缓慢则射手易受杂念的干扰,容易导致心理程序的不一致。
3.射箭技术动作的个性化
一般来说,在基础训练阶段要狠抓规范动作,随着训练水平、训练年限的提高,应逐步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突出射手的个性特点,从世界优秀选手的技术情况看,技术动作的个人特点都相当突出。
如:韩国的金水宁,瞄准时间短得令人难以置信。从理论上讲,射箭的瞄准有几个时期,获得稳定时期,最佳稳定埋藏,稳定消失时期,随后还有第二稳定时期,最理想的时间是3”—5”,而金水宁大多数的箭不足1",是处于“获得稳定时期”尚未进入最佳稳定时期,但金水宁抓住了动态平衡的那一瞬间,称雄于世界箭坛六、七年,在技术不怎么顺利的情况下,92年还获得了奥运会个人亚军,团体冠军。
再如:世界冠军、多次世界纪录创造者美国的麦金尼,身高不到1.70米,而拉距却达31时,除了臂展长外,该射手上身适当后移,弓弦适当歪靠一点,使两肩充分打开,整个后手的前臂完全处于箭的延长线上,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这里不一一例举了。
(2)现代射箭竞赛的发展趋势
国际箭联从80年代中期以来,对射箭规则作了三次重大的修改,87年起,正式执行了淘汰赛规则(Grand FITA Round),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起正式执行了奥林匹克轮(Olympic Round);93年9月国际箭联代表大会对奥轮工作了修改并从94年1月1日起执行新奥林匹克轮(New Olympic Round)
从几次规则改变的趋势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比赛的箭数越来越少,要求射手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双轮比赛每场射288支箭,淘汰赛每场射36支箭而奥林匹克轮每个轮次的比赛仅射12支箭,从理论上讲,比赛的箭数越少,比赛的偶然性就越大,高水平的平赛,只要箭一出9环就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2.比赛的时间越来越短,要求射手表现出各环节良好的节奏,最早时,射箭比赛无时间限制,后来规定二分半钟射了支箭,奥林匹克轮改为四分钟射6支箭,这就意味着二分钟射3支箭,奥林匹克轮改为四分钟射6支箭,这就意味着二分钟射3支箭,团体比赛三分钟射9支箭,这就意味着一分钟射3支箭,这一分钟还必须包括运动员在一米线上交换位置的时间,因此,时间是越来越珍贵了。
3.比赛只在远距离举行,而且取消预、复、决的试射箭,从94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奥林匹克轮取消了除70米处的其他射程,这给以近距离见长的亚洲(包括我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打双轮比赛规则时每天比赛前有6支试射箭,淘汰赛时改为3支,奥林匹克轮取消了试射箭,而试射不单单是试瞄点、试风向、更重要的是稳定心情,取俏试射后,,要求射手在很短的时间内动员起来,进入激烈的比赛状态。
4.战术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过去,射箭比赛的战术问题不为人们所重视,有人甚至认为射箭比赛无战术,改成奥林匹克轮后,团体比赛的队员必须轮流上场,这时便引出一个战术问题,谁先上、谁后上,上场后一次一人可射一箭、二箭或三箭再轮换下一名射手,这时又出现一个问题如何轮?再如:比赛采取“一对一”淘汰制又存在一个避实虚的问题等等。
三、几个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一)关于训练周期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观念认为,射箭是个训练周期短的项目,选材选准了,一至二年就能培养出打破世界纪录的射手,我国不少打破世界纪录的选手确实是在训练了一至二年后就打破了世界纪录,最短的仅九个月,但随着射箭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对这一项目去身规律的不断认识,我们注意到射箭的训练周期有逐步延长的趋势,笔者对从1993年这十年中在世界大赛上(奥运会、世锦赛)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统计资料看,这些射手的训练年限(从开始训练到第一次在世界大赛上出成绩)均在6-8年以上,其中在8年以上的占50%,此外,还有一分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便是射箭开始训练的年令有逐步提前的趋势。
1.射箭项目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早期专门化的训练,而上述两个项目都是大年令的项目,开始训练的年龄相对较晚,为了对付拉力40-50磅,大多数国家射箭开始训练的年龄都在15-17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材料上的改进,不可国家意识到射箭不应是一分以体力因素为主的竞技项目而是一个技巧性的项目,其主导因素是技能。由于技巧性项目本身的规律,绝大多数技巧性项目开始训练的年龄都较早。
从运动训练学角度看,运动技术重要的特征是运动员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其中最重要的是协调能力和节奏能力。因为合理的、有效的技术会使运动员所做的动作趋于协调、省力,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这在运动时间轮长的项目中尤为重要。发展协调能力的最佳期是7-14岁 13-16岁是青春发育期开始后的几年,协调能力的发展不稳定,这是由于心理及体内内分泌所产生急剧变化所引起的,而我国的选材则是从这一年龄時段开始,给队员形成合理的、协调的技术带来了较大的障碍,从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看,16-19岁人体的发育趋于结束,可表现出极好的协调能力。如:韩国从10岁起训练射手,经过7-8年,正好达到巅峰时期,这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
2.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比赛的成绩趋于满环,也导致训练周期的延长,如果说从0环到2400环可以用1-2年来完成的话,达到2500环则不那么简单了,要想达到2600环、2700环没有严格的、科学的系统训练是无法实现的。
3.目前一些先进的家的做法
美国从 83年起推行了一个叫“JOAD”的计划,是“青少年奥林匹克射箭发展计划”的简称(Junior Olympic Archery Development)。目前美国有近300个JOAD俱乐部,参加训练的人数为400人。JOAD计划每年举行几次比赛,有室内、有室外,最十的年龄组为8岁。从8岁起就开始参加比赛,意味着更早就开始进行练习了。
韩国的射箭选才初选阶段在小学三、四年级,也就是10岁左右,有的人还略早一点,如金水宁便是8岁开始练射箭的。
台湾近年来也将射箭的开始训练阶段从中学改到了小学,台湾的竞赛计划中,国小的比赛与国中、高中一样,也形成了一种制度。
此外,不少国家还非常注重多年训练的程序化,如:韩国目前在1600左右的人在进行射箭专项训练,其中小学便有500人左右,为保证训练的系统性,韩国制定了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直至大学的从低到高、由基础到专项技术训练的完整的训练体系,并对各阶段的训练内容及训练重点有明确的、严格的规定,如:小学阶段以拉弓为主,高小及初中只能射50米以内的距离等等。据90年国际箭联公布的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射手中,韩国女选手占58人,男选手占25人,韩国认为:普及和早期训练、系统训练是他们成功的经验。
前苏联也很重视多年的系统训练,不少加盟共和国设有高级运动学校,从高小到初、高中都有统一教材,这也是前苏联队多年来能保持常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二)关于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问题
1.应针对新规则,改进我们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新规则的特点是:时间短;距离远;预、复、决打法各不相同,讲究团体配合,针对这些与过去完全不相同的规则,我们应采取有别于过去传统的训练方法与手段。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多年称雄于世界箭坛的美国队遭到惨败,该队总结的第一条教训便是“没有对新规则作有针对性的训练。”
针对新规则的训练包括不少方面,例如:新规则取消了试射,加强首发命中的训练便成了较重要的问题:由于时间短,来不及调瞄点,日常训练中就应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打区域”的练习。又如:平时训练6支箭一组(或更多)的节奏打惯了,预赛及淘汰赛的问题似乎不大,但对团体比赛3支箭一组的节奏及个人决赛1支箭(40”)的节奏是否适应呢?要解决这一问题,平时训练就应有意识地加以训练。再如:比赛都在70米进行,高靶训练及超远距离的训练等方法便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此外,还有团体比赛的出场顺序、打法等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2.应加强素质训练的针对性。
在过去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的素质训练主要局限于力量、耐力方面,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平衡能力(稳定能力),协调能力等也应在射箭身训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射箭的身训中还存在着不少盲目性,即使是力量训练,也存在着“重上轻下,重前轻后”的现象,而韩国、美国等在力量训练中又恰恰强调了腿部力量的训练,因为下肢的稳定性是影响射箭动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强大的腿部力量能更有效地支撑身体的平稳,运动员拉马不稳往往不是由于上肢力量不强而是由于下肢力量不强或重心没掌握好而造成的。此外,我国射手左、右手握力与美国射手相比较,我国射手的左手(前手)握力明显低于美国射手,而且这一现象在较长一个时期内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善,这也暴露出我们训练中的不少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射箭训练的实效性,这方面还有许多课题值得我们研究。
3.对一些传统的训练方法的反思
①“挽弓”是否“当挽强”?
杜甫有诗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材料学方面的突破,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同样磅数的弓在弹性及各方面的性能上均有很大的差异。由于碳素弓片,尤其是陶碳弓片的问世,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世界优秀射手,尤其是女射手的弓的拉力有逐步减轻的趋势,用较轻的拉力的弓能达到过去较重拉力的弓所达到的效果,我们为什么还要让运动员,尤其是一些青少年运动员勉强去拉重弓而破坏技术动作呢?较轻的拉力对于运动员掌握动作,把握技术、节省体力、稳定心理均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除了上述理由外,射箭开始训练的年龄逐渐提前,恐怕也是造成世界优秀女射手弓的磅数减轻的原因之一。
②“拉稳定”是否越拉越稳定?
“拉稳定”,也叫“拉弓停时间”,指射手用自己的弓保持拉满弓的姿势尽量延长时间,在过去的十年中,这种训练方法是我国射箭技术调练的主要手段之一,时至今日,不少队仍把这种方法作为提高拉号能力的主要训练方法之一,但是,静力性肌肉调练的原则之一便是时间要适宣,时间过长反而会破坏肌肉的内协调,长期地采用这种拉稳定的方法只会导被运动员的肌肉僵硬,肌肉的内协调及射箭良好的节泰都将漕到破坏。
(三)关于对射手综合能力培养的问题
飞速发展的竟技体育对运动员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大赛上取得好成绩,仅有技术上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运动员具备竞争能力,临场应交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对射箭运动员来说还有一个调试、运用器材的能力,各种能力综合起来,才能保证大赛中高水平的发挥、正如管理学中所说的“水桶效应”,一个桶能盛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的长度,在对运动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上韩国、美国、前苏联做得较突出。
射箭是个个人项目,但直到92年实行奥林匹克轮后,人们才真正体会到“一个人对一个人比赛”的味道、新的比赛规则要求射手有很强的竞争能力才能过五关斩六将,夺得金牌,新的比赛规则还要求运动员有连续作战的能力,一天打五场比赛,有时两场比赛的间隔仅为十几分钟。
此外、射箭项目的特点之一是借助弓、箭器材的良好性能取得成绩,射手调试、运用器材的能力要强,而这一点正是我国射手,尤其是女射手的最大弱点,不少射手对器材一知半解,有的射手从进队到离队可能都没自己独立调试过一次箭侧垫,没独立粘过一次羽毛,还有的女射手比赛还得靠教练调瞄点,这不能不说是对进一步提高成绩的一大障碍,因此,对射手综合能力培养的问题是近年来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四)关于训练、比赛、恢复整体性的问题
射箭是个较单调的项目,射手长期大量的射箭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的疲劳,一旦引起这种疲劳,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世界各国普遍较注重训练、比赛、恢复的整体性,并将恢复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训练手段,如:注意训练方法,手段的多样性,澳大利亚、韩国、美国等进行森林训练、山地训练,转换训练项目,改变训练环境,把恢复与比赛、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对于这一点,我国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不少射手由于神经系统的疲劳得不到及时地恢复而对技术动作产生了消极的条件反射,轻则影响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重则导致射手过早地离开靶场。
综上所述,我们应顺应本项目发展的潮流,把握动态,敢于突破,对上述几个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加以研究,以提高我们的训练实效,使我国的射箭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资料
朱萍 射击射箭运动杂志、试论射箭的时间节奏
附过去十年奥运会,世锦赛射箭冠军资料统计。
84年~93年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射箭冠军的个人资料
姓 名 性别 国家 主要成绩 开始射箭年龄 第一次在世界大赛上取得名次 所用时间 备 注
达需尔·佩斯 Darrell Pace 男 美国 76年、84年奥运会男子个人冠军! 75年在锦赛、79年世锦赛冠军;81 年世锦赛,83年世锦赛亚军 13岁 18岁,75年世锦赛冠军 6年
瑞克·麦金尼 Rick Mckinney 男 美国 83年、85年世界锦标赛冠军;84年 奥运会第二名;75年世锦赛第二 77年世锦赛冠军;79年世锦赛第二;81年世锦赛第三 10岁 21岁,75年世锦 赛亚军 11年
叶舍耶夫 Vladimir Esheev 男 前 苏联 87年世锦赛冠军,二破世界纪录; 81年世锦赛第4名;80年奥运会第 6名;88年奥运会第3名 10岁 22岁,80年奥运 会第6名 12年
杰·巴斯 Jay Barrs 男 美国 88年奥运会男子个人冠军:87年世 锦赛个人第3名,团体第2名;90 年世界野外锦标赛冠军 7岁 24岁,87年世锦赛第3名 8年 一度改行,17 岁起重操旧业,故从 17 岁起计算
扎布罗德斯基 Zabrodsky ,Stanislay 男 前 苏联 89年世界锦标赛男子冠军;曾打破世界纪录,90年欧州、地中海标赛冠军 14岁 27岁,89年世锦 赛第1名 13年
西蒙·费尔维舍 Simon Fairweather 男 澳大利亚 91年第三十六届民办锦标赛男子个人冠军 11岁 22岁,91年世锦赛第1名 11年
弗鲁特·塞巴斯订 Flute Sebasticss 男 法国 92年奥运会男子个人冠军,92年欧洲、地中海锦标赛第1名;91年世锦赛第6名 13岁 20岁,91年世锦 赛第6名 7年
常吉洪 Chung Jen-hun 男 韩国 91年世界锦标赛团体冠军;个人第 3名,92年奥运会男子第2名 10岁 17岁,91年世锦赛第3名 7年
朴英模 Park Kyung-mo 男 韩国 93年世界锦标赛男子个人冠军,破世界纪录,团体第二名 10岁 18岁,93年世锦赛第1名 8年
徐青顺 Seo Hyang-Soon 女 韩国 84年奥运会女子个人冠军;85年世 锦赛团体第2名 缺资料
索达托娃 Irina Soldatora 女 前 苏联 85年世锦赛女子个人第1名,团体 第1名 缺资料
马湘君 女 中国 87年世界锦标赛女子个人冠军;85 年世锦赛团体第一名 15岁 21岁,85年世锦 赛团体第5名 6年
金水宁 Kim Soo-Nyung 女 韩国 88年奥运会女子冠军;89年、91年 世锦赛女子冠军,5次打破世界纪 录 5岁玩射箭 8岁起训练 17岁,88年奥运 会第1名 9年
李银敞 Lee Eun-Kyung 女 韩国 91年世界锦标赛团体第1名,个人 第2名 10岁 23岁,90年亚运 会团体第1名 13年
金珍姬 Kim Hyo-Jung 女 韩国 93年世界锦标赛女子个人冠军 10岁 16岁,93年世界锦赛冠军 6年
赵云顶 Cho Youn-Jeong 女 韩国 92年奥运会女子个人冠军,团体冠军;打破三项世界纪录,91年世锦赛团体第1名 11岁 21岁,91年世锦赛团体第1名 10年
留言
張貼留言